百戏传承 还戏于民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1-13   

    为不断深化院团体制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四川省川剧院以“剧目立院、人才兴院、制度强院”为宗旨,在2015年下半年持续实施“川剧百戏传承”工程,计划每月推出一轮,每轮4到8个优秀传统折子戏,至2017年底计划传承演出100个优秀传统折子戏。
    5月28日,作为四川省川剧院“百戏储备”工程的首批剧目,由川剧表演艺术家何伯杰执导的《包公赔情》正式启动排练。据悉,首批“百戏储备”工程,四川省川剧院共选了《包公赔情》、《东窗修本》、《单刀会》、《踏纱帽》、《逼侄赴科》、《扈家庄》6个经典折子戏。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淳说,老艺术家传承下来的经典折子戏是川剧最宝贵的财富,“百戏储备”工程把老艺术家请回舞台,让他们手把手教戏,就是希望能把这些财富更好地传承下去。
    首先是恢复传统剧目,储备优秀折子戏。“百戏储备”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100个川剧经典折子戏的恢复和复排工作。其次在老艺术家的指导下,培养和锻炼一批中青年演员。“第一批剧目,我们就有16个中青年演员上台排戏。”配合“百戏储备”工程,四川省川剧院还联动了全省10多家川剧院团组建了川剧友邻联盟,期待借机能够整合全省川剧院团的剧目、人才和市场资源。借助这个联盟,省川剧院还邀请到重庆市兄弟院团的老一辈艺术家们来担任此次“百戏储备”工程的指导老师。“川剧的传承和振兴不能只靠一家院团,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把川剧更好地传承下去。”陈淳说。此外,从6月开始,首批排演的6个剧目都将陆续在省川剧院的“周日戏聚”惠民演出中上演,翻看首批排演剧目,涉及川剧行当中的生角、旦角、净角等不同行当。此外,在四川省川剧院的计划里,“百戏储备”工程是一举多得的长期工程。既锻炼了演员,又培养了观众,也为剧院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经典剧目。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又为当下文艺作品提出了一个新的创作定位。”陈淳告诉笔者,曾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文艺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单纯以获奖和商业价值作为文艺作品的终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意味着,文艺作品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近年来,四川省川剧院一直秉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宗旨,创作了一批围绕人民、贴近现代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在“还戏于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发展。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