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筹备全力办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0-20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张  敏 摄

话剧《灯火阑珊》    康  鹏 摄

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

秦腔历史戏《丝路长城》    苏  恒 摄

民族交响音乐会《丝路长安》   韩晓霖 摄

西安鼓乐

民族音乐会《长安·澳门——丝路畅想》   康 鹏  摄

范曾诗词艺术歌曲廖昌永独唱音乐会西安上演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筹委会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文化厅厅长  刘宽忍
    今年10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也迎来倒计时一周年,火种在陕西延安宝塔山采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揭牌仪式、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座谈会、展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艺术火种”、党益民长篇小说《根据地》首发仪式、优秀剧目展演等系列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
    中国艺术节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所设文华奖、群星奖分别是中国文化艺术专业性、群众性的政府最高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西举办,拟将主会场设在西安,在省内其他城市设立分会场,开幕式拟于2016年10月15日在延安举办,闭幕式于2016年10月30日在西安举办。
    2013年10月26日,陕西接过中国艺术节节旗后,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陕西把筹办2016年“十一艺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抓手,并将“十一艺节”筹备工作写入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发展规划。
    文化部对“十一艺节”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部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筹委会办公室工作汇报,并对“十一艺节”各项筹备工作做出重要提示;文化部各司局领导和专家积极支持筹备工作,多次赴陕西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赵正永就筹办工作提出明确指示和要求,省长娄勤俭审核筹办总体方案,多次调研筹备工作,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协调解决筹备工作中的困难;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筹备工作,并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节俭办节的要求,提出基本思路和理念。
    成立了由相关领导为主任,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筹委会,统一策划组织艺术节的筹备工作。筹委会办公室设在陕西省文化厅,办公室成立了场馆建设组、艺术创作演出组、群文组、外演及演艺产品交易组、传播推广组、社会筹资与市场开发组等工作机构,进行集中办公,及时解决筹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快筹备工作步伐。陕西12个市均成立了相应的“十一艺节”筹备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十一艺节”筹备工作任务的通知》,对“十一艺节”场馆建设、重点剧目、群星奖等方面筹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夯实了责任。在今年财政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落实了筹备预算保障和文化投入各项政策要求。
    为保证筹备工作高效有序,制定了《“十一艺节”传播推广工作总体方案》、《陕西省2014—2016年艺术创作规划》、《陕西省艺术创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艺术精品奖励办法》、《陕西省剧作家签约制度和资助奖励办法》、《“十一艺节”市场运作及融资方案》、《单位和个人参与“十一艺节”享受若干优惠政策的规定及实施细则》、《“十一艺节”广告和专有权招商管理办法》、《“十一艺节”项目(活动)招投标内部操作规程》、《“十一艺节”安全生产工作预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将各项筹备工作细化分解,落到实处。
    按照“十一艺节”演出展评需要,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成立场馆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十一艺节”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参考标准》、《总体方案》、《专家组工作职责》及《奖励补助方案》等文件,积极筹措保障建设经费,全省场馆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先后两次召开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专题会议,对场馆建设工作动员部署,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举办了场馆灯光音响技术、剧场建设标准化和舞台系统安全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标准。对所有拟使用场馆的建设和维修改造情况进行了拉网式督查,逐一明确整改内容。承借“十一艺节”东风,陕西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
    一是提升艺术创作水平。重点抓好精品剧目、主要画种及书法、摄影作品的创作,进一步提升文华奖参赛作品艺术水平。充分发挥群星奖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
    二是加快场馆建设进度。“十一艺节”拟使用场馆51个,其中“文华奖”活动拟使用剧院42个(A类16个,B类26个),“群星奖”活动拟使用剧院4个、美术展馆5个。下一步将抓好重点使用的A类剧院的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适当调整奖励补助资金额度,加大监管力度。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参考标准》审核各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方案,强化剧场舞台功能,提高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标准。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进度,分批足额拨付奖励补助资金,确保所有维修改造场馆于2016年3月前完工,力将“十一艺节”场馆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政工程。
    三是抓好经费筹措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筹资办法,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借鉴浙江、湖北、广东、山东等省的办节经验,充分运用市场筹措资金,广泛宣传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节。
    四是加大传播推广力度。组织策划本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征集发布节歌、吉祥物、主题口号等。建设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编发工作简报,在各类主流媒体开展专题报道,在城市主干道、主要区域设立倒计时牌及宣传牌,营造筹备“十一艺节”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关注度和参与度。
    作为东道主,陕西省在抓好“十一艺节”各项筹备组织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本省艺术创作工作,力求充分展示陕西文化建设成果。在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成立了陕西省艺术创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剧本遴选机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研讨会,目前有40多个剧目被确定为“十一艺节”重点剧目,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剧目打造提升任务落到实处。在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方面,实施“今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举办了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等。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印发了《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暨第十七届“群星奖”参赛工作方案》和《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暨参赛“群星奖”扶持办法(2014—2016年度)》,成立了陕西省“群星奖”创作专家委员会。组织各地市“群星奖”节目巡演。对筛选出的作品进行集中展演,并分别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评选。
    在文化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经过筹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十一艺节”各项筹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9月11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进一步肯定和明确了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给“十一艺节”筹办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艺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以《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一是突出文化惠民。将筹办工作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呈现,增强吸引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努力把“十一艺节”办成“老百姓自己的艺术盛会”。
    二是坚持节俭办节。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节庆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节庆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不追求排场,不铺张浪费,力求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艺术节,着力在提升水平和增强实效上下功夫。
    三是注重创新发展。在总结往届艺术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办节理念、活动内容、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挖掘陕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特色资源,办出国家水准、陕西特色。
    四是强化统筹融合。以筹办工作为中心,坚持把筹办“十一艺节”与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相结合、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相结合,推动“文化陕西”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是实现共办共享。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全省办节,全国参与,全民共享,努力实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
    “十一艺节”拟设艺术赛事、对外交流、文化交易、展览展示和惠民活动五大板块,10个项目,26个活动。一是艺术赛事。举办文华奖全国新创剧目评比演出,包括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曲艺、杂技等。拟从全国精选剧目参演角逐文华优秀剧目奖和文华大奖,举办文华表演奖颁奖活动,举办全国性专业艺术单项比赛、展演。举办群星奖(包括作品类、项目类和群文之星)评选和公共文化系列活动。二是对外交流。“十一艺节”举办期间,亦将适逢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举办,发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这一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秀剧目及美术作品展等项目参加“十一艺节”展演展示交流。三是文化交易。举办2016中国(陕西)文化产品交易会(包括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国际演出器材交易会)和动漫创意文化周。四是展览展示。包括全国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陕西省美术作品展、陕西省非遗展、“文化陕西”书法摄影作品展等。五是惠民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体现文化惠民的宗旨。
    开通了“十一艺节”官方网站,使其成为组织筹备工作平台、展示平台和社会公众参与平台,将“十一艺节”的传播推广融入其他各项重大文化艺术活动中。从本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开始,陕西相关文化活动均以“精心筹备全力办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为主题,增强传播推广力度。同时,“十一艺节”市场化招商推广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十一艺节”将进一步传承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力求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办成一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节。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